5月10日上午,34 組親子家庭沐浴著初夏的明媚陽光,走進上海天佑醫院,參加醫院黨支部主辦的"先鋒務實顯擔當,急救知識護童安"主題活動。活動現場,黨員醫務工作者通過通俗易懂的講座、專業的急救實訓演示以及充滿趣味的親子互動環節,為轄區居民帶來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實用性的安全知識科普活動。
活動的第一站,一群萌娃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變為"小小醫療探險家",探索醫院運作的奧秘。在掛號處,孩子們了解了"智能取號機"如何將病人信息轉化為數字編碼;走進診室,"白大褂偵探"們演示了如何用專業儀器解讀身體的健康信號;在藥房,"配藥專家"教會孩子們識別常見藥物。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直觀的操作演示和互動體驗,原本復雜的醫療流程變成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
"小朋友摔到頭,家長第一反應應該做什么?"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成人和嬰幼兒身上有什么區別?"
在互動環節,天佑醫院黨支部書記、兒科主任葉建蘭化身"兒童安全守護者",為現場家長帶來了一堂實用的兒童急救課程。葉主任結合真實案例,生動講解了腦外傷、溺水、氣道異物梗阻、動物咬傷、燙傷、鼻出血等六大兒童常見意外傷害的正確處理方法。"很多家長在孩子跌倒后,只關注表面外傷,卻忽視了遲發性顱內出血的風險。"葉主任特別強調,對于頭部受傷的兒童,必須持續觀察48小時內的精神狀態變化。針對家長常見的急救誤區,葉主任進行了科學糾正,并現場演示了嬰幼兒心肺復蘇的正確操作流程。
"每個動作都要規范到位,這關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在急救技能實訓環節,天佑醫院的黨員醫護分組指導家長和孩子們練習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和AED使用,幫助大家成為合格的"家庭急救員"。通過人體模型演示,家長和孩子們系統掌握了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氣道梗阻急救要領:1歲以上兒童采用站立位腹部沖擊法(需注意力度適中,避免二次傷害),1歲以下嬰兒則需交替進行背部叩擊與胸部按壓(操作時需保持嬰兒身體穩定、頭低臀高)。同時,大家還在AED設備旁認真學習了具體使用步驟。
"媽媽喜歡花,我要把這個包包送給她當禮物!"恰逢母親節前夕,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親子互動環節。"小藝術家"們專心致志地裁剪圖案,創作獨一無二的DIY印花帆布包。"這是我第一次收到孩子親手做的禮物,比任何名牌包都珍貴!"當色彩繽紛的帆布包完成時,現場響起此起彼伏的"媽媽我愛你",成為本次活動最溫馨的瞬間。
本次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黨支部書記葉建蘭介紹,本次活動是天佑醫院黨建系列活動的一部分,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一支部一實事"要求,展現了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使命擔當。后期,天佑醫院黨支部將繼續秉持務實作風,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實用的公益活動,將健康知識和急救技能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