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藍生卓越講堂第五次核心管理干部集體學習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會議廳舉行。本次學習以“中國傳統智慧的現代啟示”為主題,邀請中華孔子學會陽明學會副會長、上海哲學學會中國哲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洪興教授授課,公司副總裁陳樹林主持并作主題交流發言,旨在提高核心管理干部對中國傳統智慧對于現代社會和醫療衛生啟示的認知,深化公司核心價值理念的理解踐行,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公司董事長卓立強及領導班子成員,旗下醫院、子公司和公司機關部門核心管理干部參加學習。
徐洪興教授以“知識≠智慧”破題,深入闡釋儒家與道家思想的核心要義。他指出,知識是認知的基礎,而智慧是知識的精華,其核心體現為反思能力與問題意識。他進一步闡釋,智慧的本質在于“反思”,認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的箴言,與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之道,跨越時空印證了反思對于智慧生成的重要性。他強調,在傳統思想框架中,“轉識成智”的過程體現為“道”與“術”的分野,“術”指具體技術、制度與方法,屬知識層面;“道”指抽象思想體系,涵蓋認識論與價值觀,屬智慧層面。從“術”到“道”的躍升,離不開悟性與想象力的加持。
談及儒家,徐教授認為其核心在“有”,即通過規則建立社會秩序與和諧。“禮樂制度”是儒家構建文明體系的核心載體,明確社會角色與權責,避免因無序競爭引發混亂;“正名”思想強調“名實相符”,反對言行不一;“仁”與“義”是儒家倫理的核心,“仁”始于家庭、擴至社會,“義”推己及人、追求共贏。由“誠意正心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以“內圣外王”將個體價值融入群體秩序,其倫理準則至今仍為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重要依循。
他認為,道家則補儒家之偏,聚焦“無”,存在不確定性、存在變化。他系統闡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揭示萬物由“無”衍生的過程;“反者道之動”提示禍福相倚,需辯證思維;“道法自然”反對過度干預,主張順其本然。道家智慧提醒人們以靈活姿態接納不可預測,看似“無用”的思辨可能孕育重大變革。
他強調,儒家構建秩序,道家應對不確定,二者互補共生;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唯有汲取反思能力與辯證思維,實現知識向智慧的轉化,方能于“有”與“無”的平衡中,為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注入深層滋養。
公司常務副總裁劉詩強就智慧的多少,主要是先天稟賦還是后天習得展開探討。徐教授認為,天賦(悟性)固然重要,但后天持續學習知識、深入思考與實踐反思同樣不可或缺。對于“守成者”如何持續提升智慧,他明確指出后天努力可彌補天賦不足,需以知識為基,不斷思考、反思與實踐。儲備干部趙憲雷聚焦孟子思想的多維價值及其對個人與統治者的意義進行請教,并進一步提出改革開放后中西方文化觀念沖突帶來的教育困惑。徐教授強調需以道家“否定性眼光”辯證審視一切觀點,任何思想都有其時代局限,關鍵在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尊重但不迷信傳統,借鑒但不盲從西方”。
陳樹林副總裁以《汲取傳統智慧力量,推動公司高質發展》為題,梳理了傳統智慧的發展演進歷程,指出了儒釋道三家的核心理念和深刻共性,強調了傳統智慧傳承創新的科學方法和現代啟示,系統闡述了藍生腦科創造性運用傳統智慧,引領公司追求卓越的根本之道、價值體系和文化實踐舉措。他指出,中國傳統智慧起源與奠基、整合與定型、鼎盛與轉型、近現代沖突與重生的歷程表明,傳統智慧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展示了因時而化、頑強發展的強大力量,值得認真學習領悟,加以轉化運用。
在概括儒釋道三家精髓及其共性時,他認為,儒家以“仁義禮智信”為基,倡導“中庸之道”,注重經世濟用,促進社會和諧;佛家立足“緣起性空”“四圣諦”,強調“無我”“因果”,踐行“八正道”,以“慈悲”達“涅槃”解脫;道家尊“道”為本源與規律,秉持辯證思維,踐行“無為而治”,追求“逍遙”與超越。三家學說共同構筑“天人合一”的宇宙認知“根基”,堅固內在超越的修養路徑“支柱”,打造仁愛和諧的倫理實踐“穹頂”,建構中華文明“精神金字塔”,合力永續中華文明發展大道。藍生腦科從儒釋道核心思想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價值內涵。
他強調,傳承弘揚傳統智慧必須把握本質、與時俱進。新時代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兩化”實踐路徑,傳承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優秀基因,把蘊含其中的宇宙認知、價值旨歸、實踐智慧、辯證思維和包容精神等核心哲學特征轉化為公司治理的實踐抓手,在制度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服務優化等方面形成示范樣板。
陳副總裁系統闡述了藍生腦科卓立強董事長提出倡導的發展之道和價值體系。他指出,藍生腦科學習習近平健康中國建設重要論述,傳承傳統智慧的精神實質,在新希望“文化金字塔”引領下,構建了自身的價值理念體系。就是堅持走正道,堅守德術貫通的職業準則;講忠道,強化盡瘁為民的使命擔當;守厚道,保持仁愛浸潤的人文溫度,形成了以倫理立正、使命鑄忠、仁心成厚的道義價值閉環,同時具有恪守醫療本質、注重醫德建設、奉行誠信經營、嚴格規范管理、狠抓學科人才、深化優質服務的扎實實踐根基。
他強調,責任、奮斗、人才、創新、和諧、廉潔“六大文化”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的精神支撐。他指出,踐行責任文化,要以修身濟世為核心理念,做到勇于擔當、追求卓越;踐行奮斗文化,要以精誠自強為核心理念,做到奮發有為、堅忍不拔;踐行人才文化,要以尚賢任能為核心理念,做到大業之本、首在英才;踐行創新文化,要以革故鼎新為核心理念,做到學習創新、不斷突破;踐行和諧文化,要以和合共生為核心理念,做到同舟共濟、榮辱與共;踐行廉潔文化,要以仁廉并濟為核心理念,做到仁心至上、嚴格自律。他要求,全體員工要將“三道”本質與“六大文化”精神融入實踐,弘揚大醫精誠的情懷,堅持守正創新的精神,投身共建共享的醫衛實踐,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通過第五期藍生卓越講堂集體學習,公司核心管理干部加深了對中華傳統智慧的內涵精髓和現代啟示的認知,表示將繼續推進中華傳統智慧的傳承弘揚,堅守“三道”本質、踐行“六大文化”,在守正創新中譜寫腦科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